7月14-15日,由中科院武漢物數所唐淳研究員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蛋白質機器動態、原位結構的整合方法學研究”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年度總結討論會。大連化物所張麗華、楊開廣、趙寶鋒研究員,項目各課題負責人、課題骨干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會議。會議由唐淳研究員主持。
“蛋白質機器動態、原位結構的整合方法學研究”旨在通過發展一系列原創的新方法新技術,通過對包括包括特異性標記、交聯質譜、小角散射、核磁共振、冷凍電鏡、單分子熒光、晶體衍射、計算模擬等手段的綜合運用和整合,實現對蛋白質機器動態、原位結構的多重分辨率表征。同時,應用本項目發展的新技術新方法,解析與人類健康、生物醫藥和環境安全密切相關的不同蛋白質機器的動態和原位結構,闡述它們執行功能的原子分子基礎。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將推動我國蛋白質動態結構研究事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如靶向型藥物研發、分子探針設計、精準醫療等相關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創造社會經濟效益。
唐淳研究員首先對項目整體進展情況和各課題圍繞項目總體目標展開的分工合作進行了介紹。隨后,項目負責人唐淳研究員、第一課題負責人華中農業大學殷平教授、課題骨干浙江大學張興教授還應邀分別做了專題學術報告。各課題負責人和課題骨干分別從“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動態特性的分析方法”,“蛋白質機器的動態結構的多尺度表征方法”,“蛋白質機器的動態結構的原位捕獲和分析方法”,以及“蛋白質機器的動態結構的細胞水平整合計算方法”四個方面對研究工作一年來的工作進展進行了詳細匯報。
在認真聽取了各課題負責人和課題骨干的報告后,與會專家以及課題成員進行了熱烈討論。各課題成員結合項目和課題任務書針對下一階段的研究目標和關鍵科學問題擬定了明確的合作研究計劃,明確了具體的研究任務分工。項目組成員將圍繞原位、細胞水平的蛋白質機器動態結構進一步發展新的整合研究方法,并針對具體的研究體系展開聯合攻關,按期實現項目目標。
本次會議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的大力支持。

會議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