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基礎研究部以生命科學、材料科學領域的重大和前沿問題為牽引,開展磁共振理論、儀器、方法研究。著重發展強場下的磁共振波譜與成像及相關數據處理方法與技術,提高檢測靈敏度、分辨率和速度;應用液體和固體磁共振方法研究與病毒、細菌感染、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蛋白(如膜蛋白和纖維化蛋白等)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動態過程及相互作用,闡述其功能(或功能異常)的分子機制;應用磁共振成像和活體波譜技術開展針對重大疾病研究的轉化醫學研究。
研究部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強場磁共振物理與儀器、磁共振波譜與成像技術、生物大分子的磁共振波譜研究、復雜體系的波譜分析、分子自組裝過程的磁共振波譜研究、分子標記與分子探針研究、磁共振相關的數學方法研究等。
研究部現有研究員6名,副研究員4名,助理研究員6名,博士后2名,研究生30名。擁有850 MHz、800 MHz(配備MAS探頭)、600MHz (4臺液體/1臺固體,配備微成像系統)、500 MHz (1臺固體,1臺液體)、400 MHz固體磁共振譜儀,4.7T/30 cm 與7T/20 cm小動物磁共振成像儀各一臺,完備的生化實驗室及生物物理設備如園二色譜儀,熒光光譜儀等。
研究部目前承擔了973計劃項目、基金委創新群體、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合作項目、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等多項國家重大項目任務。主要研究成果有:建立了生物NMR溶劑(水)峰抑制方法(W5)和水下峰的獲取方法;發展了一系列蛋白質三維結構測定和動力學研究的液體和固體核磁共振方法;發展了活體內ATP合成速率的測定方法;建立了生物分子擴散和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DMSE)以及用于復雜NMR譜的編輯和選擇性檢測的最高量子相關法(MAXY)等。
研究部主 任:雷 皓 027-87198820(辦) leihao@wipm.ac.cn
研究部副主任:李從剛 027-87199317(辦) conggangli@wipm.ac.cn
蔣 濱 027-87198965(辦) jbin@wipm.ac.cn